物流管理之二三话
提到物流管理的话题,从教科书到各自实践,从行业专家到配送专员,都是千者千云,各有千秋,毕竟物流的门槛比较低;而且中华文化之深,可以不停的演变;因而诞生出传统物流,制造物流,电商物流,智慧物流等等;就我自身经历而言,如下三个方面是我最深的领悟:
一、供应商管理;
提及供应商管理,很多人就会说,这也太简单了把,不就是选择货代么?确实如此,就是选择货代;跟炒股一样,不就是选择股票么;两市几千只股,怎么能选出赚钱的一支呢?10W+的货代,怎么选出优质的呢?需要的就是对行业的了解,对自身需求的解读,以及对不同物企的剖析;
1、国内城配,顺丰、跨越、京东物流、韵达、XX运输公司、XX专线公司等不胜枚举,就其根本,无外乎两种,一种是自建车队和航班,一种是挂靠或者整合;但是其路劲都大同小异;
因此从时效来分析,很多人都认为顺丰时效快?其实这种说法就是有误解的,因为其线路路径基本一致,主要的区别在于落地配送方面;我曾就某上市企业5年的数据做了分析,跨越的单线路成本比顺丰要降30%-50%,而时效两者差不多;且服务态度方向,还优于顺丰;
2、国际承运商的选择,很多人会选择大企业,如DHL、SCHENKER等,原因是其公司大,货量大,议价空间大,服务更专业等;其实就我而言,我会首看公司的业务方向,把当地清关资源作为首选,同时要建立海外专线资源,因为不同的国际货代,它的线路优势也完全不一样;
综合:资源池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,虽然看上去简单,但是真正能把握住,需要时间的积累;同时适合才是最好的选择,适时才是最佳的方案;
二、流程管控
1、不少企业喜欢招聘物流专家,让其写流程和规范,来管理企业,认为这是物流管理的基准;我的个人看法是流程是要分阶段的,初创的企业流程只能是作为一种辅助管理手段,核心根本是要服务于业务,优先创造价值;
2、流程的设定其实就是节点管控,在每个操作节点设置了防呆手段;在企业发展初期,节点可以设置,但是这些节点可能都是一个人来做,他的目的就是存在,且为后续做铺垫,不能放大这些节点的影响力;需契合业务,快速响应方为上策;
三、团队建设;
作为一个员工,无论他处于何种岗位,他都需要关心;当我们对其冷漠,他也会冷漠对待;若没有激情,各自为政的团队,想达成一致效果是非常难的;带来的就是不停的入职和离职,完全没有团队沉淀,那风险可想而知;
物流这个特殊的行业,人员的素质其实都是比较低下;其核心价值观更多就是在乎赚钱,养家,糊口,义气等;因此我们得多站在其角度思考问题,这样才能让大家融入,从而安心,用心贡献力量;
没有一个人选择打工是为了永久批判,他需要的是鼓励和成长;没有一个人是一无是处的,既然我们选择了他入职,就应该择其人而信之,择其善而用之,择其强而亮之,择其弱而补之;这样带起来的团队,我个人觉得能打硬仗,至少能在繁琐且枯燥的收发货,物流配送过程中,感受到关怀和鼓励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