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子元器件的定义及对元器的认识和检测
电子元器件是元件和器件的总称。电子元件:指在工厂生产加工时不改变分子成分的成品。如电阻器、电容器、电感器。因为它本身不产生电子,它对电压、电流无控制和变换作用,所以又称无源器件。电子器件:指在工厂生产加工时改变了分子结构的成品。例如晶体管、电子管、集成电路。因为它本身能产生电子,对电压、电流有控制、变换作用(放大、开关、整流、检波、振荡和调制等),所以又称有源器件。按分类标准,电子器件可分为12个大类,可归纳为真空电子器件和半导体器件两大块。电子元器件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浓缩的电子发展史。电子技术是十九世纪末、二十世纪初开始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,二十世纪发展最迅速,应用最广泛,成为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。
下面主要简单介绍一下常见电子元件的识别和检测方法。
1、 电阻
电阻在电路中多用来进行限流、分压、分流以及阻抗匹配等,也有在数字电路中作为提拉(上拉)电阻使用的,它是电路中应用最多的元件之一。电阻器它的代表符号为R,单位是欧姆(符号Ω)。为了表示区分,一般将普通电阻标定为R,可调电阻用VR表示,热敏电阻用TR表示等等。
测量电阻的方法:
判断电阻是否正常最方便的办法就是使用万用表,用万用表的两个表笔直接测量电阻的两端就可以了。万用电表测量电阻的过程可以分解为四个步骤:选量程→调零→测试→读数。
一般的电阻是可以在线测量,在线阻值和标称阻值差别不大,但有些电路设计电阻的两端连接其他的电路形成并联,这样阻值就会降低,有些甚至降低一半还要多,那么就要用电烙铁焊起电阻的一端进行测量。大部分情况下在线测量的阻值是低于标称阻值的,因为属于并联;如果你测量出电阻高于标称阻值那么有几点可能,一是电阻断路,二是色标看错,三是万用表错误(使用错误或者电池低)。
其它测量电阻的方法有:电桥法测量电阻和伏安法测量电阻。当对电阻值的测量精度要求很高时,可用直流电桥法进行测量。伏安法是一种间接测量法,先直接测量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和流过它的电流,然后根据欧姆定律R=U/I算出被测电阻的阻值。伏安法原理简单、测量方便,尤其适用于测量非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。伏安法有电流表内接和电流表外接两种测量电路。当电流表内阻小于被测量电阻用电流表内接法。
2、电容器
电容器它的代表符号为C,单位是法拉(符号F)。其主要参数有:标称容量、容许误差等级、工作电压(耐压)。电解电容:体积小、容量大,但它有极性,极性不可以接错,而且容量数值不稳、漏电较大,容易老化,即使长期不用也容易变质容量减退。
测量电容的方法:
用万用电表的电阻档测量电解电容时,电表指针摆动到一定的数值后,应当返回起点或接近起点;指针摆动的幅度越大表示电容容量越大,指针返回起点时离起点越近表示电容漏电越小、绝缘电阻越大;若指针不摆动或摆动后不返回,则表示电容器已断路或短路损坏。
3 、电感
电感元件概括起来可分两大类:一类为自感式线圈,如天线线圈、调谐线圈、阻流线圈、提升线圈、稳频线圈、偏转线圈等;另一类为互感式变压器,如电源变压器、音频变压器、振荡变压器、中频变压器(中周)等。电路图上用L表示电感。电感量(自感系数)单位是亨利,用H用表示。
测量电感的方法:
线圈断线可用万用电表欧姆档进行检查,在修理时可部分或全部重绕;线圈断线也时常发生在接线端子(如脱焊或受力而断线),要仔细观察就能发现。线圈短路大多是由于受潮后线的绝缘力降低而被击穿,由于一般线圈电阻小而用万用电表不易发现线圈短路(特别是局部短路),最好的办法是用Q表或电桥等仪器进行测量,看其电感值和Q值是否和正常值一致,在修理时可重绕或将短路处填以适当的绝缘材料。线圈线匝松动较轻时可用绝缘胶水加固,较重时(有部分乱线或全部乱线)可部分或全部重绕。
综上所述,因为常用电子元件是构成电路的基础,文中对常用电子元件(电阻、电容、电感)的识别和检测进行了简要的介绍,通过对这些元件的介绍,可以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。